
不包括贝壳部分,肉本身就近似一只成年人的拳头,当这样的扇贝出现的时候,你不免会涌上一丝想要将它偷偷带回家养起来的念头。这种叫做夏夷贝的扇贝真的是有举座皆惊的震撼效果,光是白嫩的肉柱部分就大过一只小笼包。据说大连獐子岛的夏夷贝大而多肉,当初品三川的老板只看了一眼样品,就觉得如果错过,必是要饮恨终生。
大连人向来都是拿夏夷贝煮着吃的,只用清水,放一点盐,把水煮开就行。用最“笨”的方法就能得到完全的鲜美。煮贝的水也是稀罕的,把贝肉略在这水里涮一下,比浓缩的鲜味素还猛。而要是用炭烤的,那带着海水咸味的新鲜几乎在温度上升的同时,不可阻挡地要从薄薄的壳里溢出来。但既然品三川都做到每日空运了,如果不吃刺身,未免就辜负了这番新鲜的心意了。更何况小暑过后,连冷笑话都变得弥足珍贵。散着白色雾气的透明冰山一经上桌,牙齿已经准备好颤栗,毛孔在急速收缩,发梢仿佛有立正的趋势,细胞也跟着呼颤呼颤地紧张。嘴唇与冰镇的扇贝相遇的一刹那开始,立时融解在舌上的气息,自咽喉而下不断地蔓延。
大多数人还是喜欢食肉柱,沉迷于温柔饱满的触觉,但偏也有更爱食裙边的,他们觉得脆才是硬道理。和扇贝不熟的人偶尔会对盘绕在肉柱边月牙形的橘色半流质物体心存疑虑,但那其实与大闸蟹的生理相似,公扇贝有膏,母扇贝有黄。相对来说,母扇贝的黄腥味不重,有种模仿海胆的感觉,要更好吃。最开始进的夏夷贝倒是养殖的多,但后来吃的人太多,现在反倒多是要靠野生的贝来填补了。据说老板“丧心病狂”地算计着还要弄来传说中巴掌大、脸盘大的夏夷贝,岂不真的就是蚌精了?